【新聞】1098件文物送金門典藏 旅台鄉親陳堃樑大愛遺原鄉

記者: 莊煥寧/綜合報導

 

 旅臺鄉親陳堃樑先生捐贈文物一批給金門文化園區管理所典藏,日前文管所邀請文物審議委員會成員進行審議,委員們經過現場實物會勘、逐件討論後,認定其捐贈文物雖非屬金門本地出土文物,但為臺灣20世紀初期的庶民生活文物。物件數量及類別豐富,未來可與金門相關文物進行比較,呈現閩南文化的多樣性。因此,具有入藏的價值。未來將進一步以相關主題策展,讓這批文物能展示以嘉惠於社會公眾。
 陳堃樑先生(1957-2017)為金門湖前陳氏後裔。其先祖移墾臺中龍井,在當地開枝散葉。陳堃樑於16歲沙鹿國中畢業後,向姨丈、二舅學習木作匠藝,經過三年四個月的學習過程出師後,繼續留在姨丈的木工坊從事建築裝潢工作,耳濡目染下,除了養成精湛匠藝外,也啟發陳堃樑先生收藏家居文物的興趣。
 陳堃樑先生與金門的重新連結主要源於1990年代。當時,他跟著父親前往福州尋根。為什麼去福州呢?主要是當時其家譜上寫著「福州府、浯州」的字樣,於是就直奔福州而去。經過一番尋覓,在福州鄉親的協助下,他們才發現臺中龍井2千餘位陳氏族人是清乾隆53年(1788年)由金門湖前遷往臺灣。有了這條線索之後,他們主動與湖前宗親陳育雨老師聯絡,之後陳堃樑先生便時常返回金門參加祭祖活動。
 眼見金門宗族祭祖所帶來的凝聚力,臺中龍井湖前陳氏亦展開宗祠興建,興建過程中一位任職國小的校長知道陳堃樑先生收藏了一批文物,於是在宗祠籌建會議中提到祠堂內可提供空間展示其收藏品,作為教育後人之用。這樣一來更激發了陳堃樑先生收集文物的決心。由於蒐集數量過於龐大,陳堃樑先生便商借胞弟堃錦於臺中老家作為收藏空間;然而,就在龍井陳氏宗祠竣工後,受限於空間利用及維護文物成本等因素,無法提供展示空間。
於是,機會來到了陳堃樑先生的祖鄉│金門。2015年的返金祭祖活動,陳堃樑先生在陳育雨老師引薦下向陳福海縣長、文化局呂坤和局長提出捐贈文物的意願。未久,呂局長立即前往臺中,便允諾文物可以協助典藏、展示於金門;但隨後陳堃樑先生因養病而無法親自處理這批龐大的文物,但在病榻仍然不忘交待妻子、弟弟要將這批文物捐到金門。2017年陳堃樑辭世。2018年7月陳堃樑遺孀廖秀雲及胞弟陳堃錦代表捐贈完成1,098件文物予「金門文化園區歷史民俗博物館」。
 陳堃樑先生收集到許多近代的文物。其藏品豐富多樣,涵蓋庶民生活物件、工具與裝飾品,包括瓷枕、花瓶、香爐、蓑衣、椅子、櫃子、建築墨斗、土水灰匙、丁蘭尺、傳統粿印,也有部分近代的熨斗、煙斗等早期工業製品,對於保存及見證20世紀初期的生活樣貌,提供了具體而微的素材。
 此外,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在2022年8月通過《金門縣文化園區管理所文物典藏作業要點》,提供入藏文物的價值分級、保存維護之制度性規範。日前(9月15日),文化園區管理所便根據作業要點,邀請文物審議委員會成員進行審議。召集人楊珮瑤所長、副召集人顧孝維科長(文化局文資科)、文史專家黃振良老師、楊天厚老師、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陳靜寬博士、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研究中心鄭明水研究員、江柏煒教授等,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海外華人研究中心的協助下,審議了陳堃樑捐贈的陶瓷、金屬、木、竹製器物的部分文物,其類型可區分為日常器皿類、製造工具類、農具等。
  委員們經過現場實物會勘、逐件討論後,認定其捐贈文物雖非屬金門本地出土文物,但為臺灣20世紀初期的庶民生活文物。物件數量及類別豐富,未來可與金門相關文物進行比較,呈現閩南文化的多樣性。因此,具有入藏的價值。經過審議程序後,文化園區管理所除了再次感謝陳堃樑先生的大愛之外,也完成捐贈文物永久典藏的法定程序,未來得以進一步以相關主題策展,讓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能有更加多元的展示嘉惠於社會公眾。

 

引用自:https://www.kmdn.gov.tw/1117/1271/1272/559017/

相關圖片
  • 旅臺鄉親陳?樑先生捐贈文物,文化園區管理所通過文物典藏審議程序。(文化園區管理所提供)
    旅臺鄉親陳?樑先生捐贈文物,文化園區管理所通過文物典藏審議程序。(文化園區管理所提供)
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