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麗妤/金沙報導
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日前有一場典藏實務與應用工作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授江柏煒及金門文化獎得主、文史專家黃振良老師到場分享,為地區負責典藏業務人員增能,提升典藏工作的專業性,也期藉以為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的典藏管理建立系統性的人才培育模式。 金門縣文化局委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執行「金門縣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運籌機制計畫—113年後續擴充案」,7月16日下午1時30分至下午4時30分在文化園區管理所辦理「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典藏實務與應用工作坊」人才培訓課程,期透過此課程培育博物館非常重要的典藏實務能力,包括文物盤點、整理、分類、保存、價值分級知識概念以及連結到後續的策展應用規劃等,為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及地方文化館的典藏管理,拓展系統性的人才培育模式。 此次培訓課程也結合臺灣師範大學的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因此參與的對象除了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地方文化館及文化局負責文物典藏業務的相關人員外,包括臺灣師範大學及金門大學的實習學生也到場參與,期能對金門的博物館永續發展、文化產業及地方創生盡更多的心力。 「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典藏實務與應用工作坊」人才培訓課程於金門縣文化園區博學館(行政大樓)1樓訓練教室(一)及歷史民俗博物館B1典藏室舉辦。首先,由金門文化局呂坤和局長主持開場,期許藉由此次培訓能提升各館所人員對館舍典藏與盤點工作的專業技能和效率,同時呂局長也說明陳堃樑先生捐贈文物的來龍去脈,期待透過此次培訓課程對於這批文物的入藏管理及後續展出應用規劃提出具體的建議。而金門文化園區管理所盧根陣所長也希望參與的培訓人員能夠透過這次的學習,提升館所人員對於庫房文物典藏知識,並提升典藏工作的專業性,為博物館的文物分級保存發展能盡心盡力。 課程部份,先由江柏煒教授針對世界博物館的發展趨勢談起,接著引介金門博物館的轉型策略,進而說明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典藏政策與入藏文物處理現況,透過典藏作業機制之落實與典藏運用、文物建檔、造冊和初步價值分級工作流程,提供學員對於過往多聚焦於展示主軸,而較為忽略的博物館後台典藏部分,進行典藏庫房的專業工作知識及文物防護技術說明介紹;同時,江教授也向學員們說明,近期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獲得海外捐贈、借展文物維護發展事宜,包括新加坡許允之文書、薛永麥畫作、黃良壇夫婦畫像等,後續修復畫像進行永久借展入藏保存及策展規劃想法,包括實體保存展示、文化資產身分的申請、數位典藏、線上博物館展示等。未來結合「數位技術」的運用,將可讓海內外金門社群能超越地理藩籬,數位即時共享記憶、延續傳承文化網絡。 緊接著,金門文化獎得主、文史專家黃振良老師也帶領學員們進入典藏庫房,逐一解說陳堃樑捐贈文物,詳細講解和分析傳統民生器物的背景、製作工藝及文化意涵。在黃老師精彩地對於陳堃樑捐贈文物的解說下,所有學員上了寶貴的一課,以利拓展未來文物展示及解說運用。 培訓課程中現場互動熱烈。學員表示,經由基礎培訓規劃,對於博物館典藏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以便後續文物典藏及展示工作持續自主發揮應用。文管所所長盧根陣也表示,透過本次工作坊研習,讓館所在職人員的基礎專業能力有所提升,也藉由此次培訓課程,開啟後續各館舍之典藏盤點等基礎工作之人力拓展契機;俾利分年實現「博物館就是我們的城市;島嶼就是我們的博物館」之精神願景,促使金門博物館轉型實踐,讓金門文化與金門博物館及地方文化館一同引領城市發展與文化保存永續共生。
引用自:https://www.kmdn.gov.tw/1117/1271/1272/568619/